他与传奇只差8米,通俗的分析解答

今年奥斯卡拨乱反正,提名名单中有一众双男主、以及男性群像的影片,《极速车王》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由马特·达蒙、克里斯蒂安·贝尔领衔主演,但无奈译名太无聊,本来不在我的观影名单内,但现有的影片资源里只有它——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时间,既然评分还不错,那就看吧。 观影之前,我对跑车和赛车的了解只有两个渠道:各种富二代的炫富新闻以及《速度与激情》系列,可谓外行又片面。当看到瘦到脱相的贝尔饰演的肯·迈尔斯出场,并谈论他那辆引以为傲的名爵时,我的内心OS是,他说的MG和我同事开得那辆是同一家的吗?不过纵使我这样毫无知识储备的“赛车白痴”,在度过影片最初的十几分钟后,也能对剧情渐入佳境。《极速车王》这个译名很有误导性,它并不是一部讲述赛车效果的影片,而是一段真实的赛车史重现,正如影片的本名《福特 v 法拉利》。本片讲述的是福特对战法拉利的逆袭史,映照出两个人对于赛车的挚爱和对于官僚体制的无奈。 这两个人就是卡罗尔·谢尔比和肯·迈尔斯。马特·达蒙饰演卡罗尔·谢尔比,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肯·迈尔斯 卡罗尔·谢尔比,著名的汽车设计师和赛车设计师,前美国空军、养鸡场场主以及赛车手。他曾赢得1959年勒芒24小时赛冠军,但由于先天性心脏问题,不得不告别赛车手身份,转而经营自己的赛车队同时开始跑车设计。卡罗尔·谢尔比 谢尔比的设计方法并不先从图纸开始,而是相当“简单粗暴”——改装、试跑再根据比赛所需性能不断调整车辆设计。如此”实践出真知“的设计方法,要求测试车手具备极高的敏感度和驾驶技术,在谢尔比的团队中,这个灵魂人物就是肯·迈尔斯。 肯·迈尔斯,英国人,曾驾驶坦克参与诺曼底登陆,退役后搬到美国加州定居,并成为名爵汽车南加州分部的维修商。作为汽车机械工程师和赛车手,迈尔斯拥有极高的技术和天赋,是谢尔比团队中的核心成员。肯·迈尔斯与克里斯蒂安·贝尔对比图,理解了贝尔为何瘦到颧骨突出 尽管谢尔比名义上是迈尔斯的上司,但两人更多的是一种惺惺相惜的朋友关系。影片中,谢尔比追求的是赛车理想与世俗利益之间的平衡,而迈尔斯则更为纯粹,可谓不疯魔不成活。 剧中一个有趣的桥段,形象地呈现了二人的处世差异。谢尔比邀请迈尔斯参加福特的新车发布会,并暗示自己在发布会上的致辞与迈尔斯有关。发布会上,谢尔比说道:“相比找到了自己兴趣之所在的人,有些人更幸运,他们找到了自己不得不为之而做的事情,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名字是......”台下的迈尔斯缓缓摘下墨镜望向谢尔比,等待朋友说出自己的名字,而谢尔比说出的却是“亨利·福特”。 这一段的真实性未知,但显然导演想要说明,如果谢尔比没有接住福特递来的“烫手山芋”,他与迈尔斯也许不能在赛车界受到如今的敬重,英雄缺少的不是抱负,而往往是一个上场的机会。 1963年,福特汽车遭受了连续的销量下滑,这家以经济、实用著称的汽车厂牌逐渐对年轻人失去了吸引力,为了扭转低迷的销售局面,福特高层决定收购当时横扫欧洲各大赛、但濒临破产的法拉利。 看起来是一场双赢的谈判,然而财大气粗的福特却在谈判中触及了赛车巨头的底线——收管法拉利的赛车经营权,最终致使谈判失败。电影中,恩佐·法拉利的羞辱,使亨利·福特二世愤而做下了复仇的决定——不计代价,造一辆可以击败法拉利的赛车。亨利·福特二世 vs 恩佐·法拉利 社畜们都有体会,高层一拍脑袋做的决定有多“可怕”,而当这个决定的执行,由一个“拎不清”的中层接管后,“可怕”的等级会呈指数上升。 谢尔比和迈尔斯,就遇到了上述“指数级”困难的局面。销售高管 Leo Beebe人如其名,是本片最具脸谱化的角色和小心眼担当,和迈尔斯初次见面时,因为后者不屑而直接地指出了福特新车的设计缺陷,而一直耿耿于怀。 Beebe第一次作梗,就说服了福特高层,阻止迈尔斯参加勒芒赛。不过这情节并不是真实的,反倒是影射1966年勒芒赛前,法拉利车队踢走约翰·苏堤斯(当时世界最快车手)的事件。尽管法拉利在片中被理想化了许多,但大企业的内部斗争一直都是真实存在。 导演把对官僚体制的批判,交给了谢尔比。他的一个意见,需要像那份文件一样,从底层,层层传递到十九层大老板的面前。 为了能让迈尔斯参赛,他把亨利福特二世“骗”进了GT40,以超过200英里/小时的车速,令这位号称“魔王”的大老板泪流满面,才说服其让迈尔斯参赛。 从情节推动来说,这是一个必要的文艺改编,但其批判程度,仅仅停留在了“隔靴搔痒”,缺乏冷峻的现实感,远没有真实的人物结局深刻。 1966年,迈尔斯代表谢尔比的车队参加勒芒24小时赛,而此次的劲敌是——法拉利330 P3。这是福特GT40第三次参加勒芒赛,前两年都因为车辆的不稳定性,提前退出了比赛,而1964、1965年的勒芒赛冠军,均是法拉利。法拉利330 P3 当年迈尔斯驾驶福特GT40,已经拿下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赛百灵12小时耐力赛冠军,如果迈尔斯继续夺得勒芒赛冠军,将是史无前例的第一人。 电影全力为观众还原了1966勒芒耐力赛,福特乘坐直升机来观战、迈尔斯第一圈因车门问题而落后的情节都是真实的。实际上24小时的勒芒赛过程是枯燥、漫长的,赛道一圈只有13公里,赛车手需要反复驾驶300多圈。1966年的勒芒赛,注意每辆车的初始位置不同 但电影这一部分是相当精彩的,24小时中,是各方的博弈与冲突。导演专门为福特和法拉利二人着墨对比:福特在比赛开始后不久就乘直升机离开,比赛的过程他并不关心,他要的是“赢”的结果,是一个典型的商人;而恩佐法拉利则一直全程关注比赛,嘲笑福特是不懂赛车的土包子。 这样的对比,会令观众产生错位想法,一心付出却备受福特领导层忽略与阻挠的迈尔斯,是不是更应该为法拉利效力? 而身处比赛中的迈尔斯,又一直与自己博弈,发动机7000转,代表了超越的可能,也代表了随时失控的危险。迈尔斯严格把控着二者的时机、何时超越,何时进站更换刹车。终于,最后一台法拉利因故障退赛时,已经无人可以阻挡遥遥领先的迈尔斯夺冠,一个电话却忽然要求他减速。 Leo Beebe再次向福特提议,前三名已经锁定GT40,一起冲过终点线,将是一个壮举。 电影中,谢尔比愤而拒绝,但他还是转达给了迈尔斯,并对他说“决定由你来做。” 纯粹的迈尔斯,在刷新了自己的最佳圈数后,选择了妥协——这不是导演设置的讽刺桥段,而是真实的历史,一个“英雄”选择对生活低头,这就是现实。 看起来也不坏,迈尔斯还会是同一年实现三大赛事冠军的传奇第一人。但命运却开了个玩笑,根据赛规,另两辆车的起始位置比迈尔斯的车更远,大约8米,由于另两辆车跑出的距离更长,迈尔斯与冠军失之交臂。谢尔比团队在赛前认真研读了规则,确保不会因违规退赛,但谁也没有注意过,同时冲线时的判定规则。 迈尔斯彻底败于制度,不仅是福特高层的官僚作风,还有勒芒赛的赛制。鲜花与记者们的镜头包围了年轻的冠军迈凯伦,迈尔斯只得到了谢尔比的拥抱。 我没有查找到福特高层向迈尔斯致歉的任何资料,人们将这一年的赛果称为“勒芒丑闻”。 电影中,失意的迈尔斯与谢尔比约定好,明年,重新夺回冠军。 两个月后,迈尔斯在南加州的沙漠测试新款的GT40,广阔的红色山丘间,只有迈尔斯和他奔驰的汽车,没有来自于高层的决策打扰他,这是迈尔斯内心的平静时刻。 我以为电影到此就结束了,失意的英雄看淡了世俗的规则利益,释然享受于自己的内心所爱。 忽然,他的车辆化成了地平线远处的一缕浓烟,舒缓的背景音乐没有停止,人们都奔向事故现场,迈尔斯的儿子Peter静静看着一切,前去救援的谢尔比忽然停下,回头望向Peter。

他与传奇只差8米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看迈尔斯第一次出事故,上一次迈尔斯安然无恙,这一次也可以吧? 影片的结尾,谢尔比把迈尔斯曾经用过的扳手还给了Peter。那是迈尔斯某次赛前丢下的扳手,那场比赛Peter见证了自己的父亲夺冠。 当看到Peter用了过去时描述自己的父亲,我才明白,迈尔斯已经在那场事故中去世了。勒芒的遗憾永远无法弥补了。制度与命运的捉弄,令迈尔斯成为了美国赛车史上,最悲剧的无名英雄。 补充一些幕后史料: 迈尔斯曾经对谢尔比车队的摄影师Dave Friedman说过,“我宁愿死于比赛,也不愿意死于癌症。” 迈尔斯去世后,福特GT40又连续三年在勒芒赛中夺冠,成为赛车名宿。1970年,在勒芒赛中赢了迈尔斯的布鲁斯麦凯伦,因测试新车M8D时不幸身亡,年仅32岁。 肯迈尔斯入选了赛车名人堂。 至今,尚没有人实现在同一年取得戴通纳、赛百灵、勒芒三连冠。迈尔斯仍然是距离这个传奇最近的一个人。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Fancy Viola 图片源于:豆瓣电影相册、《8 Meters:Tiumph,Tragedy and a Photo Finish at Le Mans》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知识和经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