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年中会止跌回升吗?业内:继续上升空间不大,最新诗意解释落实_362问答
银行理财作为当之无愧的国民理财“一哥”,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有第三方机构发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5月最后一周,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9%,环比上涨0.02%。尽管涨幅不大,但更引发投资者关注的是,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已连续3周小幅上涨——银行理财会止跌回升吗?
今年5月以来,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已连续3周小幅上涨。对此,不少投资者要问了,这是否意味着银行理财收益率已经止跌回升,重回上升通道了呢?围绕该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和专家。
继续上升空间不大
与过去几个月有所不同,6月份时值二季度末且是年中,按照往年经验,此时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或有所上升。今年是否有不同呢?
“近期工业生产继续回暖,市场利率也有所回升,自4月中下旬以来,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shibor2周至1年期利率持续上升。”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6月份时值二季度末,季末资金压力下,市场利率有可能继续稳中有升。‘宝宝类’理财收益率跌势放缓,6月下半月有望小幅反弹;银行理财收益率继续上升空间不大,短期内大概率会持稳”。
综合来看,业内仍持收益率继续下行的普遍观点。“从资金端来看,央行全面降准意在维护资金面的合理充裕,在此货币政策影响下,未来短期利率大概率维持低位水平;从资产端来看,在资管新规推动下,监管方面鼓励银行投资标准化资产,并约束银行投资非标资产。由于资管新规要求非标资产期限匹配,在银行存量产品逐步到期后,新发产品较难配置高收益的非标资产,产品收益将顺势下行。”普益标准研究员钟小妹表示,“简而言之,未来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回升的可能性较小,大概率维持现有低位水平或继续小幅下行”。
“整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总体预计将会保持稳定。而资管新规过渡期结合实际情况适度延长,对银行理财是一大利好。受债券收益率下降等因素影响,主要配置固收类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预计也会相应下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说。
比如,以“宝宝类”理财为例,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采集了73只互“联网宝宝”产品做样本,共对接154只货币基金。从5月最后一周来看,“互联网宝宝”产品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63%,环比下跌0.02%。其中,7日年化收益率在2%以上的产品仅有14只,占比9.1%。也就是说,九成左右“宝宝”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不足2%。
净值化转型进度已超50%
事实上,在一些理财达人看来,如今,单纯的看收益已经意义不大——毕竟,当前银行理财已经在大规模转型了。
2019年二季度以来,监管层先后出台23号文、《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规范银行理财平稳运行,银行理财真正步入实质性转型阶段。
业内专家表示,净值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更加“市场化”;二是产品类型将更加多元,尤其是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为银行理财产品带来了更多可能。
根据“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要求,理财产品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衍生品类以及混合类理财产品。根据普益标准的统计,在各类理财产品中,新发固收类净值型产品占据主导,占比超过九成。2019年一季度至2020年一季度,各类型银行新发净值型产品均以固收类产品为主,其次为混合类,二者各季度占比均在99%左右,而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占比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理财子公司发售新品,混合类甚至权益类产品开始崭露头角。普益标准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资管新规影响下,部分资产市场波动加剧,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能够有效熨平单一资本市场波动对产品收益波动的影响;同时,出于满足投资者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投资需求,银行有拓宽投资谱系、丰富投资渠道的动机。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权益类产品,而且配置比例在逐渐提升,与传统银行发行的产品相比,其产品收益高出很多——今年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大致在4.4%至4.5%之间,而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早已跌至4%以下。”刘银平说。
不难看到,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整体下行背景下,通过适量配置权益类资产增厚产品收益成为部分银行特别是理财子公司的投资选择。目前,工银理财已推出了权益类净值型产品“博股通利”,光大理财也推出了直投股票的公募理财产品“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未来,预计银行特别是理财子公司资产端会加大向权益类资产倾斜。
市场风险有所上升
在关注收益率的同时,专家也建议,应该适当关注银行理财市场风险。
受今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业内此前预计,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将有所上升。根据普益标准最新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监测简报(2020年1季度)》(简称“报告”),2020年一季度,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总体呈现大幅上升态势。分指数来看,与2019年四季度末相比,资金投向方风险指数、资金来源方指数与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指数均大幅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理财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主要关注的是系统性风险的变化情况,与单一产品的风险略有不同。报告撰写人之一、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购买资管产品,实际上就是选择让专业人士来帮忙应对市场风险的变化,进而降低损失的可能性。从指标角度来讲,针对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以更多关注产品投向,选择与自身风险能力契合的产品。”
从时间上来看,今年1月至3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资金投向方、资金来源方与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指数均呈现大幅上升趋势。1月份,资金投向方、资金来源方与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指数均大幅上升;2月份,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开始逐步发力,三类指数上升态势略微缓和,但总体仍然上扬,综合引起银行理财市场系统性风险总指数在一季度初期大幅上升,并在中旬上升态势略微缓和。
与此同时,国内适时出台对冲新冠肺炎疫情政策,发行特别国债、专项债,对实体经济减税降费,大力支持各行业共同抗疫;还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利率走低、扩大社融规模。基于以上措施,报告认为,投资者信心指数虽然大幅下降,但不会改变经济长期向好趋势。
展望二季度,报告预计,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将会呈现震荡走势。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超预期蔓延,将会对我国制造业及进出口贸易造成较大冲击。在国内复工复产全面推进下,国外需求仍在施加负面影响,预计资金投向方的风险水平在未来短时期内仍会震荡抬升;同时,疫情将影响银行机构净值化转型,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水平大幅拉升——预计二季度,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水平可能保持震荡上升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知识和经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