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短篇故事范文,解读分析
关键词:资本结构;股权融资偏好;短视行为
企业资本结构安排影响融资决策,一个公司选择的融资方法直接影响到公司价值。尤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拥有着股权融资的便利渠道,但是只有合理地加以利用,才能在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成长的同时有利于我国资本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股权融资偏好。从资本结构啄食顺序理论来看,如果企业需要外部融资,应当首选债务融资。但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者的共同约束下,使得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热衷于公开发行股票(IPO)、增发股票等股权融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规模,但是在资金使用效率、管理层道德、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现状
从股权融资方式本身来看,发行费用高、易分散股权,理论上成本应当比债权融资成本高。但是在我国政府给予上市公司大量的政策照顾,大大降低了股权资本成本,加之股权融资的无偿性,无法对公司管理者形成有效的约束,使得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股权融资。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公司的管理层应当本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去市场上融资,而不是为了融资而去融资。但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由于融资门槛较低,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经常看到许多上市公司的恶意融资行为,甚至到了非理性的程度。本着“不融白不融”的观念,在投资项目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巨额的再融资。恶意融资无异于“杀鸡取卵”,大量的资金需求对市场造成冲击,可以说是对资本市场资金供给能力的一种透支,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相关主体短视行为对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
第一,从外部市场环境来看,主要是投资者的短视行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在投机行为更甚于投资,存在着严重的关联交易、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恶意炒作等现象,市场的投机性过强,价格波动过大,大部分投资者仅仅是为了获得短期股价波动收益。在这种充满投机氛围的市场中,公司股价时常偏离其内在价值,不再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准,出现虚高的现象。与此同时,投资者甚少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及股利分红,因此上市公司就能给予中小股东偏低的分红,甚至不分配。投资者的短视行为导致对自身资本权益的忽视大大降低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这些宽松的环境构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有利外部条件,以不符合公司价值的价格圈得大量资金。
第二,从公司内部机制来看,公司所有权与治理权相分离,一般企业都有着严格的管理层考核制度,股东考核管理层的主要指标即有公司资产的多少和规模的大小。公司管理层没有或只持有很少量的股票,分红对管理层的激励作用不明显,从而使得管理层做出很多短视行为决策,如经常选择股权融资,避免债券融资。我们知道经理人的个人价值必须通过它的经理职位才能得以发挥,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上,而公司一旦破产,经理人就会失去担任经理所享有的各种好处,所以公司管理层一般都不愿意承担债务违约和企业破产的风险。由于公司破产风险与举债的关系是呈正相关的,特别是巨额的长期负债,如果采用举债融资,将导致公司破产概率增加;另一方面,债务融资还需要还本付息,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巨大的压力。公司内部激励制度不完善及管理层对债务风险的规避等原因导致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短视行为的出现,使得公司更倾向于股权融资,短期内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规避了债权融资所带来的巨大财务风险。
第三,从公司所有者来看,按照相关理论,过多地采用股权融资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控制权,从而减少由控制权所带来的各种收益。但是在我国,仍然是由于市场的投机性,成就了一批又一批上市公司股东富豪,一夜暴富成为可能,成为很多企业力争上市的原因,又是并不是出于融资需要。甚至有些拥有绝对控股权的股东,不惜以持股比例稀释为代价换取上市流通的高额回报,进行资本运作。这种现象在我国刚刚成立的创业板体现尤为明显,大量高管离职套现。这已经不仅仅是公司所有者短视行为的体现,整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已经歪曲,严重的短期利益化。
三、从行为角度关于改善股权融资偏好的几点建议
上市公司过度依赖股权融资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包括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投资者投资积极性下降以及公司的治理水平降低等等。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从行为角度提出有利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针对性措施有:
第一,尽快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形成自由竞争成熟的市场文化,利用市场机制促使投资者投资意识的真正觉醒,以公司内在价值作为投资出发点,着重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第二,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管理层激励机制,将管理层自身的利益同企业本身的利益紧密联系,促使管理层更加注重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做出有利于提升公司内在价值的融资、投资决策。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上市公司退市或破产机制,形成资本成本的硬约束机制,使得股权融资成本回归正常渠道。
第三,为了防止股东利用控制权控制企业决策,通过上市关联交易、资本运作等方式获得高额回报却有损到公司的利益,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市场交易。股东本身也要正视公司经营理念,立足于取得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曲立峰.企业筹资策略与筹资方式的选择研究[J].中国矿业,2010(11).
2、刘晋科.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0(9).
关键词:语音象征;复仇与死亡;恐怖;统一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21-02
一、引言
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的著名小说作家之一,为短篇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理论——“统一效果论”,成为“英美提出自成体系的较为完整的短篇小说理论的第一人”。(王齐建,1982:336-338)。效果论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先确立某种效果,再为追求这种效果而思考创作,最大限度上达到定的效果,开篇奠定基调和主题,有完整的结局,而《阿蒙提拉多的酒桶》则是其短篇小说中的一部精彩的作品。
小说以第一人称——蒙特里梭的语气讲述了他将一个侮辱自己的“朋友”——福吐纳托在狂欢节之夜引诱到自己公馆的墓窖深处活埋而复仇的恐怖故事。蒙特利瑟来自没落的贵族家庭,聪慧过人,心思缜密,心胸狭隘,善于伪装,阴险残忍。弗图纳多来自地位显赫的贵族家庭,擅长品酒,声名显赫,乐于炫耀,迟钝愚笨。蒙特里梭声称自己购得一大桶产自西班牙的优质白葡萄酒Amontillado,但却不知道是真是假,便用激将法将以美酒鉴定家自居的福吐纳托引到自己家祖传的地窖。他早已在地窖里布好机关,将福吐纳托牢牢地束缚在石龛里,一边往上砌墙一边嘲弄死者,尽情品尝复仇的快乐。小说篇幅虽然短小,但人物刻画却极为细致,不使用任何多余字词,但每一个字句都为整体的效果服务,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逐渐立体丰满起来。
有学者从“言语行为理论”、词汇、句法、叙述角度,文学手法、心理学角度评析了该小说。本文欲从语音象征角度,说明该短篇小说使用的字词的语音象征在渲染恐怖的气氛上的效果。恐怖的故事场景暗示人性的残缺、阴暗,揭示了复仇与死亡的主题,揭示人内心的恐怖,人是“恐怖”的制造者,恐怖之源在心灵,在自身。(蔡玉辉,1996)
二、语音象征
主流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符号是任意的,音意之间不存在自然的联系。(贺川生,2002,(1):22-25)享有“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指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乔姆斯基所代表的形式语言学流派也认为语言是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之外的一种任意的、自治的形式系统,语言能指和所指之间毫无联系可言。(贺川生,2002,(1):23)
但与索绪尔同时代的叶斯柏森,他在其名著“Language:Its Nature,Development and Origin” 中详细讨论了语音象征,认为语音象征是语言使用和发展中的客观存在。(Jespersen,1933:16)他还拿出了具有语音象征的详细材料,认为最简单的就是声音的直接模仿,如clink,splash,bleat,snort,grunt等。
Firth虽然不相信音义之间有必然联系,但收集了大量的具有语音象征的词汇(slack,slouch,slush,sludge,etc),首创了术语Phonaestheme(联觉音组)用来指/sl - / 音组。
西方符号学奠基人的美国语言学家、美国哲学家皮尔斯(C.S.Pierce)用拟象性(iconicity)这一术语来表示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着的自然联系,认为在语音层上,除了拟声词这种典型的图像符号外,某些语音常常与特定类型的事物联系。(文旭,1999:20)语言学家们的观察和研究证明:语言符号在音、形和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确实有很多的必然的联系。语言既有非象似性(non-iconicity)的一面,又有象似性的一面。(Bolinger,Dwight & Sears,Donald A.,1981:9)由于受不同民族认知能力、语言发展、文化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世界上的众多语言中,有的象似成分多一些,有的任意成分多一些。
语音象征即属于语言拟象性的一面,指的是拟声词和一些按词源来说没有拟声根据,由于它们本身中的某些字母的发音,甚至包括发音时口腔内发音器官的动作,字母的形状能象征某种概念、意境或气氛,使人引起联想的词。根据语音象征的特性和应用范围,语言学家将其细分为直接语音象征和联觉语音象征:直接语音象征指的是词的语音直接模拟自然的声音,即拟声词;联觉语音象征指一些词,其音不能直接表明词义,但可从语音的音响或发音特征联想到某种意义。语音表意是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也是行文写作的重要手段,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语音既可以带来某种效果,有助于作者更深刻更有效率的表达主题思想。
三、《阿蒙提拉多的酒桶》中的语音象征
1842年,爱伦·坡在《评霍桑的“重述的故事”》(The Review of Hawthorne’s Twice——Told Tales)里写道,真正优秀的诗作是可在一小时内读完的诗作,并且强调“在几乎各类创作中,效果或感受的一致性是最最重要的”(Nina Baym,1994:1531,81)。开篇的第一句话不是为了制造效果,那么作者在第一步上就失败了。《阿蒙提拉多的酒桶》充分体现了爱伦·坡的这个原则,在这篇故事里,他所要建立的效果是复仇的恐怖与快乐。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文章一开头便给人一种疯狂与压抑的感觉。
开篇叙事者的独白给故事的发展进行了简洁而有效的铺垫,同时也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恐怖的气息。在开篇短短的107个词里,injury、venture、insult、wow、revenge、threat、avenge、risk、punish、impunity、wrong、retribution、borne、definitely、definitiveness、resolved等词连续出现,读者一看便知,主人公复仇的愿望在心头酝酿已久,报复的行动也经过了深思熟虑。英语中,不同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效,不同的音效也会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和不同的含义。在这些词中,绝大部分都是由短元音构成,如/i/、/e/、/Λ/等出现频率最高,而英语中的短元音可以加快节奏,表达风驰电掣的速度和雷厉风行,暗示坚定跟执着,即蒙特利瑟报仇的坚定跟速度。辅音可以划分成柔软和刚硬,G.N.Leech(1980)认为以下4组辅音按序码由柔而刚,逐渐增加硬度:
柔a)流音和鼻音:/l/,/r/,/n/,//,/m/
b)摩擦音和送气音:/v/,//,/f/,/s/
刚c)塞擦音:/t/,/d/
d)爆破音:/b/,/d/,/g/,/p/,/t/,/k/(张治国,2001)
在以上这些词中,刚硬的爆破音/d/,/t/,/k/的反复出现又一次表明了复仇者蒙特利瑟的极度怨很和报仇决心的坚定。根据语音象征学,/s/音象征了蛇爬行时的声音、风声或其它的嘶嘶声,这里形象的描写了蒙特利瑟内心复仇暗暗在有呐喊,故事的复仇的主题在这里就被明确地提了出来,仇是要报的,但报仇的人自己因此得到报应,这仇就等于没报;仇的人不让冤家知道是谁报的仇,这仇也等于没报,他逃之夭夭的笑声,也使得这个声音,及蒙特利瑟的疯狂与故事的压抑与恐怖在读者脑子里不停地回荡。英语的每个音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所以这些音不可避免的会受周围音的影响,音的相互影响充分体现在音的重复出现,音的重复出现对彼此的相互影响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一些包含否定含义的音,如果它们大量的重复出现,就会带来丑陋的含义,尤其是辅音。
文中的两个主人公在阴冷潮湿的地窖中前行,周围除了尸骨就是墙壁,自然凸出恐怖阴森的背景,一种死亡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文中quiet、dark、damp、cold、twisting,bone、wall、tombs、death、dead这些词不断出现。双元音和长元音可以传达一种沉重忧伤之感,其中的长后元音/a:/、/u:/、/:/在发音时要拖长,与人呜咽或悲伤时说话的声音相似,这使气氛变得很低沉。/ai/、/u/、/ε/、/ei/、/au/等双元音也具有音长的特点,这种拖长给人一种神秘恐怖的感觉。低元音/e/、//等更加重了深沉的气氛,对于恐怖气氛的渲染起了重要的作用。地窖是罪恶的隐喻,象征着死亡和地狱凶手由清醒变成了疯狂,理智执行的有悖于人常理的心态和杀人步骤让人不寒而栗。爱伦.坡认为“小说应当着力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人格中以往被忽视的病态或者阴暗的方面,而且叙事要简洁明了,力争使故事以较快的节奏发展到,以便产生某种单一的预期效果。”(陶洁,2000)随着两个人在地窖里越走越深,气氛也越来越恐怖,“我”一步步走向人格没落,福吐纳托则一步步走向死亡。恐怖的故事场景暗示人性的残缺、阴暗。
当蒙特里梭开始在壁龛的入口处砌墙时,壁龛内不时传来福吐纳托的声音:“a low moaning cry”、“furious vibrations of the chain”、“loud and shrill screams”、“yell”、“clamor”、“a low laugh”和“a sad voice”,这些和地窖里可怕的寂静(“a long and obstinate silence”)相对比,叫人毛骨悚然。“low”、“moaning”、“furious”、“loud”,“screams”等的双元音和长元音,/u/、/u/、/ei/、/au/、/i/、/i:/等,传达一种沉重忧伤之感。从语音象征上来看,鼻音/m/ 常使人联想到低沉、含浑。“拖慢的节奏”体现了被困锁的福图纳托的恐惧和他无望地挣扎的情景。这里“拖慢的节奏”拖长了读者的阅读,增加了恐怖的效果及蒙特里索歹毒的心理,两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对比,都给读者的心灵注入了一种严峻、深沉的气息,紧紧地揪着读者的好奇心。
除此之外,爱伦·坡还用了很多的拟声词——直接语音象征,如:“Ugh! ugh!.”、“Ha! Ha!.”、“He! He!.”等等。吐气声/h/能使人想起人用力时的气喘嘘嘘,他在词首出现时象征人们做工或行动时“努力”或“费劲”的情形。这些词的语音以声音直接表示或反映了垂死或歇斯底里的人,其恐怖的氛围不言而喻。在搀扶福吐纳托走下地窖时,蒙特里梭取了两只火把(flambeaux),火把由flame(熊熊燃烧的火焰),变成glow,而随着他们逐渐深入地窖,及至福吐纳托葬身之时火把变成了feeble rays(微弱的火点),这显然象征着福吐纳托正在走向死亡。
英语中的每个音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所以这些音不可避免的会受周围音的影响,有些音的表意功能不可避免的被调整或削弱,如小说中运用大量的程度副词,比如definitively,largely,remarkably,merely,partially,definitely,equalr等,大多数都是用来表明蒙特里梭复仇的决心和计划的周密,还有方式副词,象insufferably,faniiliarly,heavily,promiscuously,unsteadily,horizontally,vigorously等生动而详尽地描述了周围的环境和人行为的变化。大多数辅音都是不悦耳的音,而元音几乎是愉快的音。上面这些词中几乎每一个单词都含有两以上的短元音/i/、/l/,这两个本来是愉快的音,但是以上这些词中/h/,/k/,/w/,/t/,/f/,/g/等这些不悦耳的音素后面紧跟就是/i/,/l/等愉快的音就大大消弱了它们的正面效果,这些悦耳音素只能产生微弱的效果,使整篇文章的基调变得丑陋,凝重,暗示人性的丑恶。
四、结语
爱伦·坡通过对每个词精心选择,深人到了主人公内心最隐秘的角落,把人格中的缺陷全面地展露出来,使作品从场景到氛围都笼罩在疯狂和恐怖之中。音的象征意义是离不开语篇,因为每个音都是为语篇的整体意义服务的,只有从全篇的角度去理解才能更深刻体会作者选择一些音的意义。语音是语言的外壳,语言的音感离不开语音,其声音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助于传达意境、表达思想。爱伦·坡在《阿蒙提拉多的酒桶》中充分体现了语音象征的艺术魅力,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小说的恐怖氛围。
参考文献:
[1]蔡玉辉.多义·独特·自觉—爱伦·坡短篇小说浅论[J].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3).
[2]贺川生.音义学:研究音义关系的一门学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22-25.
关键词:《二十年后》;人际功能;人物关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144-02
欧・亨利(OHenry)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作为一名多产的作家,他一生中给读者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多数以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为背景,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幽默,更突出的特点是结局出人意料,后来这种意料之外的结尾形式被冠以“欧亨利式的结尾”而闻名于世,这些成就使欧亨利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有着“美国莫泊桑”的美称。《二十年后》(After Twenty Years)出版于1906年的短篇小说集《四百万》(The Four Million)中,同时出版的《麦琪的礼物》(The Gift of the Magi)、《警察与赞美诗》(The Cop and the Anthem)和《四百万》(The Four Million)一起集中体现了欧・亨利关心社会底层小人物,着重刻画微妙感情的写作风格,这种风格不同于其他着重表现纽约等大城市上流社会的作家,反而致力于表现繁华都会里或西部乡村里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浪漫和冒险生活的追求。《二十年后》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描写了一对在纽约一起长大、情同兄弟的朋友鲍勃和吉米,他们在鲍勃即将启程去西部冒险的时候约定20年后在同样的时间、地点再见面。20年来,他们谁也不曾忘记过这个约定。鲍勃从西部不远万里来赴约,支撑他的是只要对方还记得这次约定,那无论做什么都是值得的。虽然我们不知道20年前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使他们如此笃定,但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对于鲍勃来说,吉米永远都是最忠实、最令他信任的朋友。然而,20年后再见面时,等待他们的不是重逢的喜悦,命运却把他们分别放在了法律天平的两端,鲍勃是警方正在通缉的要犯,而吉米却是接到命令努力追捕“狡猾的鲍勃”的警察。对于吉米来说,究竟是继续保持对挚友的忠诚,还是履行自己作为警察的职责,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二十年后》作为欧亨利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还作为短篇小说的代表被选入外研社的英语专业教材《现代大学英语》,不少学者针对这一名篇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分析该篇小说的文学性质,以及作者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独特的创作手法,而从语言学角度对小说表述故事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做出分析的研究较少。笔者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出发,对《二十年后》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人物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将其中的人物关系发展分为4个阶段,这些阶段的起承转合构成了整篇短篇小说的故事发展脉络。从人际功能的相关理论来看,4个阶段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充分体现了故事主要角色间关系的发展变化。
语言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象,是人类交际过程中的桥梁与纽带,承载着协助人类完成不同交际目的的功能。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语言的功能也多种多样,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看,在这众多的功能中,最为抽象、最具概括性的那些功能是语言所固有的,具有语言的普遍特征。这些语言所固有的最普遍的功能特征大体可3类: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些功能都是语言的元功能。其中本文主要使用的是语言元功能的第二类人际功能。人际功能主要描述的是人类为了达到保持人际关系的交际目的,使用语言来协助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用语言来描述世界,影响世界及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在人类交际的过程中,使用语言的最基本的目的是给予和索取某种商品。在这里,商品具体为“货物和劳务”(goods-and-services)和“信息”(information)。概括而言,语言担任的言语角色具有4种基本功能,即给予信息、索取信息、基于货物和劳务及索取货物和劳务,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看,它们功能标签是:陈述、提问、提供和命令。作为语言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气”(mood)和“情态”(modality),其中“语气”又由“主语”(subject)和“限定成分”(finite)构成。小句中,语气以外的部分包括谓语、补语和状语,合称为“剩余部分”(residue)。
《二十年后》描述的两位在纽约一起长大的主人公鲍勃和吉米,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变化过程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阶段一,巡逻警察与路人;阶段二,交谈甚欢的两个陌生人;阶段三,两位挚友;阶段四,警察与通缉犯。这样的发展转变过程不仅使小说的情节曲折多变,更促使了欧亨利式结尾的形成。在故事情节中,转变是这样完成的:
一、巡逻警察与路人
夜晚10点钟,天空下着小雨,阵阵吹过的寒风几乎清空了所有的街道,于是,巡逻警察的身影变得格外醒目。在一家漆黑的五金商店的门口,他遇到了一个人,此人开口说道:
"①Well, I’ll explain if you’d like to make certain it's all straight. ②About that long ago there used to be a restaurant where this store stands --- 'Big Joe’ Brady's restaurant.”
"③Until five years ago,” said the policeman. “④It was torn down then.”( : Subject; : Finite/Predicator)
在这段对话中,在五金店门口等待的鲍勃在没有被询问的情况下首先开口讲话,他似乎很急于去解释,而且连用了4个小句来表达为什么他会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时间和地点出现。其中①句中的剩余部分表达了鲍勃急于解释的意愿。巡逻的警察表现自然,他耐心的听着并偶尔回应一下,即句③和④。这样的对话作为警察巡逻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现象表面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但从不平衡的小句数量和其中的语气部分可以轻微的感觉到有不寻常的地方。
二、交谈甚欢的两个陌生人
两个在街道上偶然相遇的陌生人继续他们的谈话。
Bob: ①Twenty years ago tonight, I dined here at 'Big Joe' Brady's with Jimmy Wells; …②we agreed that night that we would meet here again exactly twenty years from that date and time, ….
Policeman: ③It sounds pretty interesting.…④Haven't you heard from your friend since you left?
Bob: ⑤Well, yes, for a time we wrote.…
Policeman: ⑥Did pretty well out West, didn't you?
Bob: You're right! …
Policeman: ⑦I’ll be on my way. ⑧Hope your friend comes around all right. ⑨Are you going to leave immediately?
Bob: ⑩I should say not! … So long, officer.
Policeman: Good night, sir.
在这场交谈中,鲍勃用了几个陈述句来继续他的故事,即句①②和⑤,警察饶有兴趣的听着,时不时的问几个问题,即句④⑥和⑨。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在陈述句中,小句的功能是完成陈述,而在疑问句中,小句的功能是通过问题来索取信息。在警察的提问小句④⑥和⑨中,前两个问句是和对鲍勃陈述的推理性提问,但句⑨问是否会马上离开显然不符合人们的逻辑思维惯性,但它的作用依然是索取信息,警察这样问的目的就是在不经意间确定一下鲍勃会什么时间离开,自己是否有时间找到便衣来替代自己缉拿鲍勃归案。这样的交谈看似发生在两个交谈甚欢的陌生人之间,其实暗示着角色关系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三、两位挚友
20分钟后,五金店门口来了一个高个子,穿着长大衣,衣领竖着,径直朝鲍勃走来。
Tall Man: ①Is that you, Bob?
Bob: ②Is that you Jimmy Wells?
Tall Man: ③Bless my heart!…④Twenty years is a lone time. ⑤How has the West treated you old man?
两人相遇后,分别用疑问句完成双方的问候,即句①和句②,原因是双方都需要索取信息来证明来者就是自己要等的人。小句③④是两位重逢的挚友发出的感慨。值得一提的是小句⑤是一个特殊疑问句的形式,其主要作用是需要听话人或回答问题的人将疑问词代替的部分补充完整。两位20年后重逢的朋友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对重逢的期待,他们之间的亲密交谈将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仿佛又回到了20年前。
四、警察与通缉犯
但很快鲍勃就发现来见自己的高个子并不是自己等待的吉米,而是一个便衣警察。鲍勃被捕了,便衣递给了他一张纸条:
Bob:① I was at the appointed place on time. ②I saw it was the face of the man wanted in Chicago. ③so I went around and got a plain-clothes man to do the job.
纸条上写的内容包含3个小句。句①和②是陈述句的形式,紧随其后的句③中包含的somehow是一个连接状语,表达的是语篇功能,并不具备人际功能,所以既不属于情态部分,也不属于剩余部分。但句中的couldn’t表达了吉米对抓捕工作的担忧,作为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下定将鲍勃抓捕归案的决心是不容易的。
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观为出发点,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对短篇小说《二十年后》故事表述所使用的语言及主要人物关系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首先验证了功能语法理论,特别是人际功能理论可运用于语篇分析。其次,通过对小说包含的小句进行的人际功能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小说作者安排情节的别具匠心,这些看似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安排最终完成了欧亨利式结尾的呈现,惊叹之余,细细想来这样的结尾又在情理之中。
参考文献:
〔1〕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Co-published b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 China) & Hodder Arnold, 2008.
〔2〕李美霞.功能语法教程[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
首先,她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活跃,比如,在上课之前,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来上台分享自己的小故事,当然是用英语表达。而我,当然也上台表演,并且在那一次老师给我了一个很高的评价,并且给予了我一些小tips(小招),比如说我需要再加强稿子的熟练度,发音需要再改正,等等。
其次,我们上课会做一些互动,先让我们看一些小视频、短篇,譬如TED,然后让我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不但增大了我的胆量,还让我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我获得了参与感与荣誉感。
此外,她作为一名老师,工作是教书育人,所以她对于育人方面很重视。有一次,我们上课讲到了价值观,于是她会分享之前作为学生的经历,让我们从中获益,融入到生活之中,成为有价值的东西。
[关键词]视觉法 情节 提纲法 篇章与语境
一、引言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修订本精读第三册{College English * Intensive Reading }选了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等了一整天》。讲的是一个九岁小孩,患了流感,发烧高达102度(华氏),由于混淆了摄氏与华氏度,误认为自己马上将要死去。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就故事中的一个部分提出了两个问题。
(1)故事中间的打猎情景,似乎与整个篇章衔接不紧密,是过渡还是离题?
(2)假如两者都不是,那怎样解释?它的作用是什么?
我们将以全新视觉即结合语言学的方法,解读《等了一整天》打猎一场在整篇结构中的功能与作用。
二、视觉一——应用认知语义学进行分析
认知语义学家Langacker 提出“建构场景”的方法来确定结构和语义的关系。其中包括视觉法, 提纲法。任何故事都应该是一个整体,所有成分应该相互联系,对主题做出贡献。所以我们用以上方法对本篇故事组成进行描述。
(1) 视觉法
把事件分为中心物和目的物,《等了一整天》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我”时而作为一个观察者,时而作为参与者。孩子在此作为活动中的一个目的物,“我”同时又是事件中的中心物,因为我是随目的物而动作的。故事中的孩子是作者选择的焦点,这是故事内部语义的结构。
问题是当我们随着中心物移动时发现,在中心物本应围绕目的物运动时,中心物自己却游离于目的物之外——即打猎,此场景与整篇故事的语义发生了偏离。
通过上述结构和语义之间关系的分析,“打猎”一场似乎是多生的枝节,根据塔尔美的焦点选择的不同暗示作者对意义的选择不同理论及视觉法分析的结果,打猎一节暂时成为焦点,如此详细地描写打猎的过程,如寒冷的天气,溜滑的地面,多次的摔倒,作者并未因此放弃打猎,并且对来日的打猎抱有希望。这一节中心物的转移,正暗示了本故事的主题意义忍受与勇敢。所以打猎一节并未与目标物偏离。相反它对主题却具有加强作用。
(2) 提纲法
这是一种“把在一个场景中观察到的相互关联的动作做以明晰的分析的方法”。目的也是区分场景与其发生事件之间的联系,确认那些成分可以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建立视点, 识别动作的模式。本故事的动作模式为(如下图):
显然,“读者”看到的情景是一个动作的典型的模式,由施事(agent )生发能量向工具(instrument) 转移,此后再向目标(patient)集中。“我”是故事的能量的发出者,因孩子生病而邀请大夫,此时我和大夫作为工具,目标是孩子。《等了一整天》的打猎一节,表面在结构上不能作为动作模式里的一个成分,语义也有很大的牴牾。可是作者不但在故事中添加了这一场,而且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怎样解释?
Saeed:(2005:191)在论语境与推断时介绍了由Clark 提出的“搭桥推断法”,指的是读者根据上下文创造连贯,推断其中的意义。从故事的结局,结合前边情景,得到一定的背景知识, 依此可做出推断:打猎定与故事篇章和主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结构上,它作为行动链中的一环,是篇章结构不可或缺的组织。
三、视觉二——应用功能语言学来分析
Halliday (2003:60)认为,篇章是语言意义的一个基本单位它是一个情景语义组织单位,是一个在语境中产生的围绕衔接的语义关系构造的连续体。篇章离不开情景语境。
胡壮麟先生(2003:1)认为,篇章指的是一段有意义,能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它依赖于情景,在此可以说“不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Brown &Yule(2005:37)在话语分析时介绍了Firth总结的一个模式,称它为情景语境,包含以下几部分。
A: 参与者的相关特征:人物,性格特征:
参与者的言语行为
参与者的非言语行为
B: 相关事体
转贴于 C: 言语行为效果
Firth认为这个情景语境作为系统化构件模式最适用于语言事件。我们将《等了一整天》的情景划分为四个部分(利用视觉一的标记)。“生病——请大夫——打猎——结局” 。
1.参与者的相关特征:人物,性格特征: 本故事的开头的人物:he =Shatz=you =ill ; we (I=the author =one of the parents ?)
参与者的言语行为:发现生病
参与者的非言语行为:询问孩子
2.有关事体:illness=headache =fever
3.言语行为效果即故事的下文:but when I came downstairs ——
Halliday(2003:22-23)吸收了前者的思想,提出了情景语境的三个成分和语域概念。
(1)话语范围。指整个事件,在此篇章与作者或者讲话者的意图共同发生作用,主题是其中的一个成分。
(2)话语方式。指的是在此事件中,语言通过什么渠道-书面或者口头来表达-即兴还是已经准备的,它的样式修辞方式如叙述,说教,劝说,寒暄等等。
(3)话语基调指话语角色互动的类型,他们相互间的社会关系,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的。
这三个组成篇章的情景语境,语言特点与这三个成分就构成语域。
用Halliday 的情景语境来分析《等了一整天》:
1.话语范围:生病—发烧,作为语篇产生的中心议题
2.话语方式:叙述体——本篇是一个故事文本。
3.话语基调:孩子、父亲、大夫
张德禄、刘汝山先生(2003:195)认为,无论Firth还是Halliday 的语境论,表明篇章是由语境决定的。篇内的衔接服从于语篇和语境之间的关系。篇内衔接方式取决于情景语境类型,语境实现的意义优先于语篇实现的意义。《等了一整天》的顺序属于自然顺序,其中,打猎一节与Firth的情景语境和Halliday 情景语境无论是语义还是结构的衔接表面存在明显的断裂。打猎一节可以说是Martin所称的“行动语言”即作者未曾用任何与主题(疾病)有关的语言来说明自己的心理,而是直接呈现打猎的情景,这时,语篇和情景语境就结合了起来,从而使语篇在语境中发挥作用,让读者从现场的情景语境来读取打猎一场的含义。这样语篇成为情景的一部分,使意义成为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Saeed,John L, Seman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5.191,328.
[2]Halliday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23-25.
[3]Brown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2005.37.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
关键词:哈金;《孩童如敌》;《两面夹攻》;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119-02
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由人们一代一代地往下传承并积淀下来的历史现象,它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由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对于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来说势必存在很多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理解产生很大影响。
《孩童如敌》和《两面夹攻》均选自哈金的短篇小说集《落地》,以纽约法拉盛为背景,写大陆新移民的生活故事。这两个短篇讲述的是隔代人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些冲突主要是根深蒂固于中国传统思想的父母或祖父母和他们决定想要更美国化的孩子或孙子孙女们之间的冲突。
一
《孩童如敌》是从一个祖父的角度讲述了主人公和老伴儿卖掉中国大连老家的一切来到美国投奔儿子一家的故事。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的事却让老两口非常沮丧。这种紧张关系起因于这对老夫妇的两个孙子孙女想要改名,以使他们现有的中国名字听起来更美国化一些,因为他们的同学老是发不好他们名字的音而常常取笑他们。而他们的儿媳也说若继续这样下去将会有很多麻烦的。在这对老夫妇看来,他们孙子孙女的名字都是经过算命先生算过,具有一定深刻含义的,因此不应该再随意改动。尽管如此,但是他们也并没有极力去阻止。随后,他们的儿媳便去图书馆查阅词典,他们的孙子孙由此获得了他们的新名字。接着,矛盾进一步深化,他们的孙子孙女想要改掉他们的姓。这一次,这对老夫妇再也不能压制住他们的愤怒,他们指责这一切都是由于他们的儿媳一味娇惯造成的。由此,家庭矛盾爆发了。孩子们为了保护妈妈,对祖父母们很是无礼甚至挖苦他们只是他们家的客人而已,这些话深深地刺痛了这对老夫妇的心,而他们的儿子也始终并没有站出来替他们说话,最终,这对老夫妇失望而又伤心地搬离了儿子的家。
中美不同的姓名文化是造成本篇小说中家庭冲突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姓名反应了不同国家在历史、宗教和文化上的差异。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姓氏文化无论是从政治,还是文化,还是社会活动层面上来说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姓的国家。据记载,中国的姓氏在原始部落早期就出现了,它源于母系社会时期的图腾崇拜,既是作为血缘关系的基础也是作为识别并维持血缘关系的标志。自从秦朝以来,姓氏体系的基本模式就已经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在中国,任何一个姓,都是从我们祖先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它代表着有着共同信仰和血缘关系的同属于同一部落的群体。姓是这个群体中所有成员共同享有的特征,而名则是每个个体所独有的。换句话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家族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任何个体都从属于他的家族。所以,在中国人的名字里,总是姓在前而名在后,这在某一方面也说明了姓的主导作用,而这和那些说英语的国家是完全相反的,他们更强调个性,尊重个人的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因此,他们的名字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且,在说英语的国家里,姓氏的起源远远晚于中国,而名的出现也比姓早。
作为常伴一生的个人信息载体,在中国,人们对名字的重视从一个人刚出生时就开始了。起名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蕴含着很多学问。通常,一个新生儿在取名字时,他的祖父母或父母会先找一个算命先生算过后再作决定,这听起来似乎很迷信,但它通常代表了长辈们的一种美好的希望和祝愿。因此,中国人的名字大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另外,作为一种血亲关系的象征,中国人认为改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改姓更是背叛祖宗,不可原谅的忤逆之行。在老一辈们看来,一旦一个人改了姓,那也就意味着他将彻底使他自己与他的祖先、他的亲人脱离血缘关系。因此,这就是为什么文中的老夫妇在得知他们的孙子孙女要改姓时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而勃然大怒的原因。而在说英语的国家,人们往往更强调独立,追求自由,他们并没有赋予姓氏如此重要的意义,而只是把姓氏当做名的附属物而已。为了表现他们的不同寻常或凸显个性,他们宁愿改名而不是改姓。
在这个短篇中,还存在中美在教育上的差异。当主人公看到他的孙子整天除了只会做白日梦外其他的什么都不会,他的孙女甚至连她自己在班里排多少名都不知道后,这位祖父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持保留态度。在主人公看来,如果一个学生不好好去学科学,地理等正式学科的话,那他也应该去学汽车修理或者厨师,也好为自己以后在社会上生存谋份技能,而不是整天去学画画这种无用的艺术。因为,在中国,上学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以后毕业了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份好待遇,因此,中国的家长都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好成绩意味着有机会进入一所好大学,好大学意味着有机会找到一份好工作,从而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而在美国,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培养,对于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发展,父母不会作出太多的规划,基本依靠孩子自身的选择。学校的老师们也更注重学生的自由独立发展,他们经常会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和课程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在美国的教育理念里,如何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才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
二
《两面夹攻》中的主人公正面临着公司裁员的压力,他的母亲从东北老家来到美国打算和他们一起生活半年,但还不到三个星期,他母亲和他妻子之间就一直矛盾不断,婆媳关系很是紧张。一方面,刚来到美国时,婆婆由于语言不通,在当地也没有其他认识的朋友而觉得很是孤独,心想若是有个孙子或孙女照顾着也不至于这样,而儿媳在上护校,她想在获得学位后再考虑生孩子;另一方面,儿媳为了躲避婆婆的说教,故意下班后晚些回家,主人公担心他母亲做不好饭,同时又担心她会做一些他妻子过敏不喜欢吃的饭菜,于是他不得不下班后还要匆匆赶回家做饭。为此,婆婆便指责儿媳不做饭不做家务,没有尽到一个做妻子应当尽的责任和义务。就这样,婆婆总是抓住任何一个机会说教儿媳。在儿媳看来,不论她做什么都不能让她婆婆满意。这让主人公夹在他母亲和他妻子之间处境艰难,他不想和她们中的任何一个弄僵关系,尽力去维持母亲和妻子之间的和平相处,因此很是疲惫。最终,尽管他的老板并没有把他列在裁员名单之内,但无奈之下,他还是不得不主动辞职,放弃他作为家里顶梁柱的身份,而他的妻子也故意推迟去上班以配合他演了一出家庭快要破产的戏,终于,他们把他的母亲送上了飞往中国的飞机。
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尤其在老一辈们的观念里,男人和女人在一个家庭里面所扮演的角色是早已被界定好了的。男人主要负责在外赚钱养家,同时,他们也是家庭的主要决策者。而女人则被认为理应具备为人妻为人母所应该具有的美德,需要负责家里的家务,照顾丈夫乃至全家人的饮食,并主动承担起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任务等。因此,在中国一直都有“男主外、女主内”这一说法。尽管现在很多中国女性也走出家门,有了她们自己的工作,但是洗衣做饭,生儿育女,照顾好孩子、丈夫和老人仍然会被认为是她们首先最应该做好的工作。
尽管本篇中的儿媳也是中国人,但显然她已经适应了美国化的生活。美国的家庭提倡平等。妻子和丈夫在需要做决定时有同等的发言权,若需要,有时孩子们也会参与进来进行投票。至于家务,并不是妻子一个人的任务,丈夫和妻子两人都做,谁有时间谁做。此外,不像中国女性那样,美国女性争取她们的权力和社会地位也更积极主动一些。而且,尊重女性是美国人的传统,不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其他场所,男士们对待女性都很体贴绅士,女士优先处处可见。如一起就餐时,通常会看到男士会很绅士地先服务他的女性同伴坐好后自己再就座等等。
三
这两个短篇中,除了上述各自体现的文化差异外,还有一个差异同时存在于这两个短篇之中,那就是美国人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而中国人强调的是集体主义。美国人提倡个人奋斗,其浓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他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在美国,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培养独立的习惯。孩子们会通过早上送报纸,帮邻居修草坪,或帮助父母做家务等方式来获取零花钱;当年满十八岁时,他们通常会被鼓励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一旦结婚,他们更是单独居住,靠自己的打拼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谋生存,即使有了孩子后,也完全靠自己抚育,不指望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而当他们老了,他们也不和他们的孩子或亲人一起居住,而是选择住在专为老人提供的社区里。就算是身体不太好了,不能独自料理自己的生活了,他们也会住到专门为老人提供的医护中心,而不会搬回到儿女的家。
在中国就不一样,大多数中国人更愿意一个大家庭生活在一起。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当孩子们小时,父母们哺育照顾他们,因而,当他们长大成人时,父母们也不再年轻了,他们也应该主动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年轻人成家了,若夫妇两人都上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会帮忙照看他们的孙子孙女以减轻负担,因此,在中国,有句俗语叫“养儿防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年人,虽已年事已高,但这也正说明了他们有着年轻人所没有的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广阔的人生阅历,因而通常被尊称为‘智者’或‘长者’。像在美国家庭里,父母和孩子之间那种可以彼此直呼其名,甚至孩子可以当面指责反对长辈的做法在中国人看来是非常不礼貌,而且是绝对不允许的。
四
总而言之,正是由于这么多的文化差异才造成了这两篇短篇中的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误解、冲突以及伤害。认识到这些差异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理解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尽可能的避免由于文化不同所带来的矛盾和伤害。首先,我们应该放弃偏见,要抱着正确的、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不同的文化;其次,努力适应新的环境氛围,入乡随俗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再次,对于那些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来说,彼此之间及时沟通,相互理解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我们彼此才能更好的交流,才能够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何新主编.中外文化知识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2]Ha Jin. A Good Fall. Pantheon, First Edition edition, 2009.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知识和经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